万物复苏,百花齐放,赴一场春天的约会。
穿上汉服与花神们一起走花路吧!
乍一提起花朝节,很多人恐怕都会感到陌生。作为中国传统的“岁时八节”之一,花朝节曾在古时与中秋节并举,并在“花朝月夕”、“花朝月夜”等成语的加持下,拥有了良辰美景的美好寓意。
但在现代社会,花朝节却一度式微,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消失。而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复兴,花朝节也在中国一部分地区重新复起,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(一)花朝节的来历传说
花朝节,是纪念百花的生日,因为古代有“花王掌管人间生育”之说。所以花朝节也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日子。这天,各地的百姓,尤其是花农,都要祭百花以求庇佑。

《花神图》沈燧(1891~1932)
花朝节是个时令性很强的节日,各地环境气候不同,会导致花期有别,自然节期也不统一,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、二月十二、二月十五或二月二十五举行。此时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草木萌青,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。
花朝节由来已久,最早在春秋的《陶朱公书》中已有记载,唐朝时期就是全国的重要节日。宋以后流行,一直到明清时期仍广受欢迎。
(二)花朝的节物风俗
春序正半,百花争望,最堪游赏。唐朝之前的花朝节,多是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的游园集会。自宋开始,花朝节融入百姓生活,祝神庙会、踏青赏红、挑菜种花、游春扑蝶、制作花糕、晒种祈丰等等,节日文化也更加丰富多彩。

踏春出游
出游赏花是花朝节的一项重要活动。花朝时节,游人纷纷外出踏青,尽赏仲春美景。南宋诗人王镃在《涌金门》一诗中写道:“涌金门外看花朝,步去船归不见遥。一派笙歌来水上,鹭鸶飞过第三桥。”俨然一幅花朝出游的潇洒图景。故而,花朝又被称为“踏青节”。
制作花糕
据说唐朝女皇武则天非常爱花,每年花朝节都会命令宫女采集百花,然后将花瓣和米一起捣碎,制成花糕。《山堂肆考》中有记载,在百花生日这一天,她用花糕赏赐群臣。
挑菜种花
花朝节前后,正是白蒿、荠菜等春天野菜鲜嫩的时候。宋朝人们会相约这天,到郊外挖野菜,同时天气转暖,花草树木更容易生长,“挑菜种花 ”成了宋代的诗情画意。
游春扑蝶
吴地少女在花朝节常做“扑蝶”游戏。汤显祖曾对“扑蝶”有生动刻画:“妒花风雨怕难销,偶逐晴光扑蝶遥。一半春随残夜醉,却言明日是花朝。”说到扑蝶,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七回中有“滴翠亭杨妃戏彩蝶”,说的就是宝钗扑蝶的故事,虽然时间略有差异,但少女们扑蝶的心情想必是一样的。

赏红簪花
在民间,女孩子们会在花朝节在花木的枝条上,缠绕上彩色的纸条或布条,名曰“赏红”,以祈祷花木繁茂,人们健康长寿。不少成年妇女还将鲜花插在发髻上,名曰“簪花”,用来庆贺佳节,以示美意。

虽然不是明确的女儿节,但花朝节民间被称为“姑娘会”,女孩子们在这一天相聚玩耍,结交朋友,一起赏红拜花神、吃花糕、行花令,祈祷自己像花一样充满朝气与美丽。
花朝节的浪漫
《诗经·郑风》中说:“野有蔓草,零露慱兮。有美一人,清扬婉兮。邂逅相遇,适我愿兮。”农历二月也被称为“媒月”与“婚月”。南梁·萧绎《春别应令诗四首·其一 》有这样的描写:“花朝月夜动春心,谁忍相思不相见。
花朝节惜春,更是惜人。“陌上花开,可缓缓归矣。”苏轼曾作《陌上花三首》,其一也描写了这种情愫:“陌上花开蝴蝶飞,江山犹是昔人非。遗民几度垂垂老,游女长歌缓缓归。”
花朝节是不少作家笔下,浪漫爱情的开端。林黛玉出生在花朝节,黛玉惜花,以花喻己。为爱情执着,眼里心里都只有宝玉一个人,喜怒哀乐都也因他而起。如此深情,谁人不爱呢?
在春日里迎接浪漫,这是古人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崇敬,正是这份期待和尊奉,让这场初春的邂逅,变得浪漫至极。
(三)穿汉服 贺花朝

始于衣冠,达于博远。身穿汉服是汉族庆祝花朝节的传统习俗之一。汉服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,在传统节日穿汉服,不仅是在过传统节日,更是在传承传统文化。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,有服章之美谓之华。“华”通”花”。华夏即有像花一样穿着美丽衣服,有礼仪的民族之意。
早在2008年,就有中国福州的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庆祝花朝节。2012年开始,类似的活动开始增多,到2015年前后,中国各地的汉服爱好者都开始组织花朝节的汉服活动,花朝节开始与汉服紧密联系在一起,可以说是一个因为汉服而得到复兴的节日。
现在,花朝节也是全国各地的汉服同袍们聚会的节日,穿着一身汉服外出踏青,共赴花约,感受那份春和景明。将花朝与汉服再次结合,以汉服助花朝更加生动,以花朝助汉服更加普及,以汉服之美,显花朝之名,以花朝之名,展汉服之韵。这是文化自信的觉醒,也是汉服之幸。
如今在中国各地,各式各样的花朝节活动此起彼伏,不少身着汉服的年轻少女在这一天祭拜花神、游园嬉戏,成为了春日一道靓丽的风景,传统而浪漫的花朝节,在现代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(四)汉服节日知多少
随着汉服文化的复兴,越来越多的人穿上汉服走在大街上,而汉服节日也成为了一个很好的传播汉服文化的方式。除了花朝节,这3个节日也是汉服同袍们的盛宴。
中国华服日
设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,这一天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诞辰,也是古时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上巳节。“中国华服日”活动旨在不忘根本,以期继续前进,是对汉服同袍们努力复兴汉服的认可。着华服,习汉礼,以汉服传承和复兴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唤醒和激活,是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。
西塘汉服文化周
作为民间汉服最盛大的活动,最早由方文山先生发起,每年的10月底11月初,在中国浙江省嘉兴市西塘古镇举办。文化周的流程中,包括各个朝代的传统服饰游行,走秀,以及才艺展示等等。旨在传承中国传统服饰和礼仪文化。而每年到这个时候,同袍们会从全国各地涌向西塘,来一次跨越大江南北的相遇。
汉服出行日
在每年阳历11月22日,为了纪念和发扬第一批汉服同袍们走上街头的勇敢行为,同袍们将这一天定为全球汉服出行日。为表纪念,每到这一天,世界各地的汉服社团,都会组织汉服出行的活动,走上街头,走进生活,让更多人认识汉服,鼓励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汉服,向世界展示华夏汉风的姿彩。
今年花朝节,愿你也能不负花时,不负良辰,不负佳人,呼朋引伴,一起穿上汉服赏花踏青,沿青石花径,拾阶而上,备春酒,浴春风,焚香祭拜花神,为春天祈福吧~